招生广告
您的位置:中国招生网首页 >> 辅导资料 >> 详细信息

2013年高考作文:深入解读高考作文趋势

2013/3/25 14:59:00 中国114招生网江苏站 【 】  

  北京114招生资讯 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流程

  程立海分析,高考的命题宗旨是“稳中求变”,具有很强的连续性,因此,材料作文依然是2013年乃至此后一段时间的主打作文题型,考生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,应熟练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“流程”与操作技法。

  首先,要读懂材料,对所给材料进行“艰苦”的剖析(尤其是材料中关键的词句),进而领悟其主旨意义,理出其中所蕴涵的深层的写作指向,这就是“读”。

  第二、“引”。所谓“引”就是在写作时扼要概述你所要引用的材料中的信息——即你所阐述的论题,否则就是无本之木,就会“走题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所给材料很长,就要概括引用;假如是几句诗歌、名言等短小材料,则可以全部引用。对此,考生应区别对待,不可定于一尊,一概而论。

  第三、“联”,就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(包括自己在内),这是供料作文的本质特征,即通过材料本身,揭示其所蕴涵的本质意义,否则,也只能是空发议论,文章没有说服力,显得干瘪苍白。

  第四、“议”,就是说,材料作文大多要求写成议论文体,对材料所揭示的问题、现象等发表看法、见解和主张。尽管现在考试已淡化文体要求,提醒广大学生,尤其是考生朋友一定要注意。

  第五、“结”,这一点尤其重要。因为,供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无不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寓意,并且,不同的读者读后的视角感受也是不一样的,正所谓“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每个人所得出的论题(结论)是不同的,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作文者能够突破“人云亦云”的传统思维定势,力避“千人一面”的文章出现,必须展开“发散思维”,即“不囿常规,探求问题多种解决途径的开放性思维,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。其特征是从同一信息源生发出来的不同看法,不同结果”。总之,材料作文要按照“读—引—议—联—结”这一思路框架形式行文,惟其如此,才能驾驭这一文体的作文特点和写法,做到立意深刻、新颖,论证充分、有力。

  要做好论据的“储备”

  1.新闻时事类

  对于这类材料作文,考生在高三这一年里,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有关时政内容外,自己也要有目的地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、省市台的“新闻联播”、“焦点访谈”、“实事追踪”、“新闻与报纸摘要”等栏目,各类中央级报刊和地方报刊、网站,或是阅读短平快的文摘等,以获取一定量的相关信息,以便对可能考到的材料作文心中有数,不至于闻所未闻,束手无策。

  与此同时,更为重要的,每天可以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,浏览1-2篇省级及以上报刊中有关时评类的名家名篇,从这些全国知名时评高手的文章中学会写法,得到启示与借鉴。另外,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专项写作训练必不可少。

  2.知名人物类

  这类材料作文,一定要抓住主要人物所说的话,或是材料中议论的句子,即材料的主旨句,或是考生自己综合材料的大意,再围绕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行阐释、论证,或夹叙夹议。如辽宁卷的最好一句话“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,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!”就基本上明白了材料的意义与命题者的意图。

  3.名言哲思类

  适当阅读古今中外一些思想家、科学家等短小精悍的作品和书刊,如《意林》《读者》《成功之路》等,在阅读的时候,应全面、正确理解材料,尤其是精炼、深邃话语的意蕴,围绕某一方面,选择小的切入点写作。比如今年和2011年上海的作文题,还有其他省市的作文,如安徽省2012年这个材料作文,就在《读者》上见过。

  勤于“操练”

  做好了以上准备,最后就是勤于练习了。包括每天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、试卷;每周至少写一篇800字的作文,每天200字左右的随笔、随感,养成这样良好的写作、随记习惯,考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与日俱增,与时俱进的。

院校推荐
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,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
>>更多
关于我们 | 会员服务 | 广告招商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站点留言 | 行业网联盟
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江苏114招生网 –江苏招生考试信息网,江苏高考政策,江苏高校推荐,江苏自考成考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 邮编:100029
电话:010-80788512  传真:010-80788512
ICP备案号: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:中国网库[ 31.25]